菜单 搜索
美丽屋女人网
主页 > 娱乐资讯 > 电视剧情 >

电视剧《父辈的战争岁月》分集剧情1-6集

发表时间:2020-12-26 | 美丽屋女人网(mei55.cn)

电视剧《父辈的战争岁月》剧情分集介绍:第1集 常胜将军粟裕

  1934年7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江西怀玉山遭遇强敌,粟裕率八百人突围后隐入浙南山区,随即与中央失去联系……此后中共浙江省委几次派人寻找,皆无音信,于是报告中央,粟裕已经牺牲。

  事隔三年之后,陕北延安召开苏区代表大会,当开幕词送给中央审看时,毛泽东指着烈士名单中的“粟裕”说:我相信粟裕还在!

父辈的战争岁月

  此时此刻,毛泽东一直惦记的粟裕到底在哪里?面对衣食无着和重兵围剿,他们靠什么在绝境中生存了下来?

  其实,在孤悬敌后的三年游击岁月中,一直以山泉解渴、野果充饥的粟裕,本可以在湘西的青山秀水间过着另一种生活。1907年8月10日,粟裕出生在湖南省会同县一个地主家庭。父辈希望他走上一条诗书传家、平静富足的生活道路,然而十六岁时,在省立第二师范就读的粟裕,就已经秘密加入了共青团。

  【粟刚兵 粟裕大将侄子】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读书上了,因此是学校有名的书呆子。书呆子到什么程度,就是他参加了共青团,参加了革命,成了骨干分子以后,还没有人知道。

  1927年4月,由于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人。两个月后,已经转为共产党员的粟裕由于身份暴露,成为反动军警搜捕对象,他不得不离开省立第二师范,辗转加入了叶挺领导的二十四师教导队,并于同年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此时的粟裕没有想到,自己还会再次投入湘赣边界的另一座大山,并在那里迈出成长为军事家的第一步。这座大山就是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

  【孔继宁毛泽东外孙】1929年6月,已经是红二十八团三连连长的粟裕,奉命带领连队负责保卫正在闽西永定养病的毛泽东。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就在这里,毛泽东的红军游击战思想让粟裕深深折服。他们相处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个月,但毛泽东和日后被称作是“常胜将军”的粟裕,却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

   1938年初,一封急电从新四军总部发往延安,电文上只有短短的四个字:粟裕还在。这个消息让毛泽东欣喜异常!而就在半年之后,已经是新四军抗日先遣支队支队长的粟裕,在江南日军占领区指挥了一场非常惊险的战斗,让江南人民和新四军全军将士感到无比振奋。那么这场战斗到底惊险在哪里呢?

  【粟刚兵 粟裕大将侄子】战争规模不大,但是它石破天惊,震动很大。老百姓震惊,我们部队震惊,日本人也震惊,国民党政府也很震惊。

  1938年夏,华东抗战形势异常严峻,日军重兵集团连续攻克上海、南京,就在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江南广大地区相继沦陷之时,气焰嚣张的日军却遭受一次意外打击。

  1938年6月17日,一个大雨滂沱的早晨,一支日军运输车队慢慢接近江苏镇江西南十五公里的一处丘陵地带,凭借优势装备,已被连番胜利冲昏头脑的日军根本没有想到,在浓密草丛掩护下的两侧山坡上,黑洞洞的枪口正瞄向他们。

  【王遐方 粟裕大将侄女婿】日本鬼子很骄傲的,他到处都讲皇军是大大的,他那个枪是三八大盖比较长,刺刀都是钢质很好的。

  这是一处有着连续几个弯道的丘陵地形,东侧有标高198米的赣船山,西侧有标高455米的高俪山,公路夹在两山脚下,形成一条弯道。日军车队通过弯道时,前后不能兼顾,是打伏击的绝佳地域。然而,这次的伏击战斗,背后却隐藏着巨大风险。

#p#副标题#e#

  【林东 军事专家】这个地方恰恰是在镇江城西南15公里处,也就是在城边上,从镇江市里面赶出来的日军增援部队,如果坐卡车的话,也就是半个小时就能到达,如果粟裕不能在半个小时内解决战斗,那么他就腹背受敌,有被全歼的风险。

  上午八时二十分,就在日军第一辆军车进入弯道时,一声令下,机枪、手榴弹一齐开火。短短三十分钟,一场漂亮的伏击战胜利结束,此战消灭日军二十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余力 时任粟裕副官】韦岗啊,不是一般的鼓舞人心,是动员了江南人民打日本,更坚强。

  几天后,国民党第三战区部队专门邀请粟裕结合这场战斗讲授游击战指挥艺术。接下来,伴随新四军主力挺进江南敌后,粟裕率领的新四军第一师在苏中水网地带纵横驰骋,战绩卓著,令大批国民党指挥官感到折服。然而,八年抗战结束后,在解放战争初期的苏中战场,成为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的粟裕所创造的“七战七捷”,却让昔日曾向他讨教的国民党将领感到极大地困惑。他们实在想不明白,擅长于游击战的粟裕为什么敢于打出这样的险招?

  孔继宁毛泽东外孙1946 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粟裕领导的华中野战军由于紧挨国民党心脏南京、上海地区,于是成为重点进攻的目标。当时,国民党军队五个整编师共十二万人大举进犯,党中央毛主席指示粟裕“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而在此时,华野在兵力上明显少于对手

  【粟戎生 粟裕大将长子】三万比十二万,我们只有三万人,敌人十二万。

  面对如此悬殊的强弱对比,此时的粟裕要完成的是一个按军事常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

  【粟戎生 粟裕大将长子】应该说他在以弱胜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等等这方面吧,达到了一个确实比较高的境界。

  1946年7月13日,正在磨刀霍霍准备进攻的国民党军最精锐部队之一的整编八十三师两个团据守的宣家堡和泰兴城,突然遭到华野部队的猛烈攻击。这一次,粟裕没有按以往诱敌深入、先打弱敌的传统战法,而是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其要害,务求歼灭战。这一战法令所有人都大出意外。

  【粟刚兵 粟裕大将侄子】 八十三师是国民党的王牌军,师长李天霞在南京搞了个记者招待会,声称新四军敢打八十三师,他就可以倒背着枪开进南京,粟裕知道后认为骄兵必败就先打八十三师,提前两天发动攻击,打了个李天霞措手不及,果然大败。

  7月15日清晨,华野经过两昼夜激战,宣家堡之敌全部被歼,泰兴城还剩部分残敌。正当攻击部队准备增加兵力发起总攻时,却接到粟裕命令:放缓攻击,两天后再发起总攻。

  【粟戎生粟裕大将长子】指挥员的巧妙之处就在这个地方,我体会到。当时按照一般的作战指挥来讲,因为原来的任务就是把这两个地方打下来,这边已经全打完了,这边还剩一点,那么怎么处理呢?按一般情况那就得增加兵力,赶紧把这点打完,按既定计划赶紧打完。但是他在这种情况下,感觉到为了下一步行动造成更有利的条件,迷惑敌人,给敌人造成一个我们还在这儿打着呢,我们的主力部队都还在这儿呢。

  此时的华野主力,已按粟裕命令开始向一百五十多里外的如皋县昼夜奔袭,而此时率领国民党军整编第四十九师进攻如皋的师长王铁汉,做梦也不会想到华野主力会突然出现在眼前。7月17日拂晓,华野一师、六师和七纵队三把尖刀把国民党军整编四十九师切成三段团团围住。这一仗,整编四十九师一万多人全部被歼。

  这是苏中“七战七捷”的第二仗。

  【余力 时任粟裕副官】粟裕打仗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战役在打着,他又考虑第二个战役怎么打。

  【粟刚兵 粟裕大将侄子】造成局部以多打少的话,那么我们就要一兵多用,反复使用,总体来说就是能跑能打能饿。

#p#副标题#e#

  就这样,从1946年7月13日至8月27日,在粟裕指挥下华中野战军或先打强敌,或长途奔袭,或隐蔽歼敌,四十五天中三万人与十二万强敌七次交手,七战七捷,共歼敌五万三千余人。

  【粟戎生 粟裕大将长子】这个应该说是很辉煌的战绩,三万比十二万,最终连打七仗,都打赢了,歼敌五万,歼敌数比自己(部队)多出老大一块。

  短短一个半月,一连七封战场捷报连续传来,陕北延安的毛泽东极为兴奋。与毛泽东的兴奋形成强烈反差的却是蒋介石的满腹沮丧,后来当他闻讯整编第七十四师全军覆没时,更是发出了:“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大事”的哀叹。那么,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十四师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蒋介石为何发出了这样的哀叹呢?

  张灵甫,黄埔四期毕业,中将师长,被蒋介石视为“国军模范”,所率三万多人的整编七十四师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中的主力,也是1947年春向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的核心主力部队。

  【林东 军事专家】张灵甫素称北大才子,文武双全,他的部队被美军军官训练团,誉为是国民党军中最有战斗力的,也是不亚于美军正规作战部队的一支正规军。

  1947年五月,骄横十足的张灵甫率整编七十四师在轰炸机群的配合下直取华野总部所在地坦埠镇。而在这个时候,已经静静等待了两个多月的粟裕突然使出杀手锏,一支奇兵直插七十四师要害,切断了张灵甫的退路,直到把三万多人的整编七十四师逼到了一个叫孟良崮的地方,并且逐步缩小了包围圈。表面看来,打垮张灵甫胜算已定。但在这样的战场态势背后,却隐含着巨大凶险,如果华野不能迅速围歼整编七十四师,迅速赶来增援的国民党十个整编师的援军反而会对包围整编七十四师的华野主力实行反包围。

  面对强悍对手,面对险恶战局,粟裕号召华野部队要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英雄气慨实现对整编七十四师的全歼。

  【王遐方 粟裕大将侄女婿】叫虎口拔牙,非把它牙拔掉不可,当时张灵甫没有退路,也下了死命令,坚决地守住。

  经过两天的殊死拼杀,敢于“虎口拔牙”的粟裕将整编七十四师三万两千人全歼于山东孟良崮。

  【王遐方 粟裕大将侄女婿】会师的时候大家都非常激动,终于在敌人的心窝里头,把国民党的五大主力之一,蒋介石的心腹给消灭了。

  核心主力整编七十四师被全歼之后,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就此一蹶不振,军心瓦解,而在孟良崮被击毙的张灵甫却有了另外一个他生前意想不到的结局。

  【粟刚兵粟裕大将侄子】粟裕前辈他有一个特点,他就是尊重对手,尊重别人。张灵甫被我军击毙以后,粟裕交代王必成,要在上校以上的俘虏当中找一个身材和张灵甫相接近的,把他的呢制服换给张灵甫,因为张灵甫被击毙以后浑身是血,衣服也很脏很乱,不雅观。结果上校以上的俘虏都不行,因为张灵甫身材高大,所以没有找到,就急令我们的后勤被服厂赶制了一套,因此张灵甫入葬的时候,穿的是我军的服装。

  歼灭强敌张灵甫,堪称粟裕军事生涯中得意之笔。一年之后,当他在淮海战场上写下又一得意之笔时,粟裕却感叹:这是他人生中最复杂最激烈最艰苦的一次战役。那么,这是一场有着怎样艰辛程度的战役呢?

  【孔继宁 毛泽东外孙】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毛主席曾这样评价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军史上被称作“南线战略决战”的淮海战役,人民解放军六十万对国民党军八十万,共歼敌55.5万人,这是解放战争我军以少胜多、歼敌最多的一次战略大决战。

  然而,正是在这场震惊中外的大决战中,当华野副参谋长张震向粟裕报告黄伯韬兵团被全部歼灭的消息时,平生击倒对手无数的粟裕司令员,此刻却被另一个对手击倒。

#p#副标题#e#

  【粟刚兵粟裕大将侄子】全歼黄伯韬兵团以后,张震向粟裕报告,黄伯韬兵团已被全歼。粟裕说你说什么,我没听清,张震同志提高了声音重复了一遍,黄伯韬兵团已被全歼,粟裕“啊”的一声就晕倒了。当时司令部在场人员非常惊慌,粟司令怎么了,最后经过医生检查,粟裕同志的生命指征都很正常,呼吸脉搏血压都是好的,他已经是四夜三天没合过眼,造成了他的昏厥。

  从“八一”南昌起义的警卫班长成长为华东野战军的统帅,粟裕身经百战,屡创战场奇迹,同时也六次负伤,弹痕累累。然而,他的许多战友甚至连粟裕大将自己都不知道,他实际上负过七次战伤,有一处战争的创伤今天已成为大将永远不知道的一个秘密。

  【鞠开 时任粟裕秘书】头疼到什么程度?疼到就是头发不能去碰,也不能去摸,摸的话呢,根根头发都像针扎一样,脸上老是通红啊,血压很高了,脑袋发胀啊。

  1948年11月6日深夜,粟裕指挥华野部队提前两天发起进攻,终于把十万人的黄伯韬兵团合围于江苏碾庄圩一带。然而,如此大规模的歼灭战,又是强攻依托坚固阵地的驻守之敌,更是给擅长运动战的华野部队提出了无比艰巨的战场难题。

  为确保此战全胜,确保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就奠定大决战的胜利,粟裕把指挥部前移到距离黄伯韬前沿阵地仅五公里的一座小山旁,十个昼夜随时观察战场动态,相机调整进攻部署。伴随着隆隆炮声的,还有粟裕的剧烈头疼。

  鞠开时任粟裕秘书当然我们不知道他原来脑子里面有个炮弹片,当时都以为是战争的紧张,反正是战争的高度紧张,得了高血压、心脏病造成了他的头疼病,逝世以后火化,噢,脑袋里面三块炮弹片,大的黄豆粒那么大,大的一块黄豆粒那么大,小的两块,绿豆那么大,战争又那么紧张,本来就疼,炮弹片在里面发作,结合起来哪能不疼啊。

  十天歼灭十万人马的黄伯韬兵团,成为了粟裕军事生涯中的又一得意之笔,然而,从宿北战役到鲁南大捷,从莱芜之战到攻克济南,华野的纵队指挥员们已经熟悉了他们的粟司令连续几昼夜站在地图前运筹帷幄,脸涨得通红下达作战命令的身影,但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被称为“常胜将军”的粟司令头部竟有三块弹片,更不知道这是什么时候留下的战争创伤。

  【粟戎生 粟裕大将长子】在头上,在动脉血管这旁边,这是火化以后,我在骨灰里,整理骨灰的时候我筛出来的,一共三块。军科那有一块,那是最大的一块,我这两块是小的。

  在中国革命长达二十二年的战争岁月,被称为“常胜将军”的粟裕面对作战地图,在祖国的大山河川间创造了无数战争奇观,因此他终生喜爱地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晚年的粟裕大将在一份军用地图前拍下了这张照片。

电视剧《父辈的战争岁月》剧情分集介绍:第2集 心地无私黄克诚

  广西兴安县界首镇的西面,有一条水平如镜的江流。

  2006年7月26日,二十多位外地人结伴来到这里,把烈酒和花瓣洒向波澜不惊的江面。他们都是开国将帅的儿女们,画面上这位掩面而泣的女士,就是当年红三军团第四师政委黄克诚的小女儿黄梅。在沿着父亲足迹寻访历史的每一天,她几乎都是靠安眠药才能入睡。

  那么,他们的父辈在七十年前是以怎样沉重的代价才渡过了这条并不太宽的江流,又是什么让这些开国将帅的儿女们潸然泪下呢?

  【黄梅 黄克诚大将女儿】水都几乎看不出流动,倒影清晰,两岸绿树映在河水里,当时这个宁静,和你想到当年这个惨烈,就是形成一个巨大的冲击,就是你确实感到就是说这不仅仅是那一代人的英勇的业绩,这是一个民族曲折的艰辛的惨烈的历史。

  当年,江西赣州的刘华连和他的另外两个兄弟都是第四师的红军战士,过了湘江之后刘华连再也没能找到他的兄弟。

#p#副标题#e#

  【刘华连 红军老战士】 战士牺牲以后,我们托在两个人中间,用这个枪,向前爬,缓缓地推,缓缓地推,穿过河以后,自己就下来了。

  七十年前的湘江界首渡口,就这样记下了红军长征途中最悲壮的一场殊死搏杀。

  1934年10月,由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这是一次两万五千里的远行,面对国民党军队布下的四道封锁线,黄克诚担任政治委员的红三军团第四师是长征的先锋师。

  【孔继宁毛泽东外孙】中央苏区红军的长征刚刚开始的时候,是一军团在左,三军团在右,中央纵队走在中间,而五军团负责全军的后卫。在这样八万人的行进大军中,黄克诚率领的第四师像一把尖刀走在最前面,可想而知,当时的黄克诚承受着什么样的巨大压力,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严峻挑战。

  黄克诚1902年10月1日出生在湖南永兴县一个农民家里,年少时非常聪明,却因家庭贫寒无法上学。后来村里的黄姓族人希望本族能有一个会写告状文书的后生,黄克诚才意外地得到全族人凑齐的学费读完私塾和高小,于1922年考取了衡阳省立第三师范。

  【黄时质 黄克诚大将堂弟】早上起得早,晚上又看得晚,灯下是用松树油点这个灯,家里蛮穷点不起灯,就把眼睛(看得)越来越坏,最后就戴着眼镜了。

  1925年秋天,黄克诚加入党组织,并于次年的夏天背负党的秘密使命来到北伐军中担任政治教官,从广州一直打到郑州,而这一年多的战火磨练,不仅增长了黄克诚的军事才干,而且使他能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只身潜回故乡,成功领导了永兴县农民暴动,一举攻占了县城。

  1928年春,黄克诚加入了井冈山朱毛红军的行列,从此,在红军队伍中可以看见一个瘦高个子的红军团长:他穿着和士兵一样的服装,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身边还有一个装满书籍的小木箱。善于读书和独立思考,再加上战争历练,在当时的红军师团指挥员中,黄克诚常常能以特有的大局观作出精准的判断。

  1934年9月,黄克诚在中央苏区领导人的讲话中敏锐地察觉到,红军将要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行动,他迅速赶到红军总医院,动员红四师的伤病员归队,使红四师最大限度地做到了齐装满员。

  长征开始后,红四师作为这次战略大转移的尖刀部队,黄克诚必须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经过一路拼杀,红四师成功突破前三道封锁线到达湘江岸边。

  【刘连之 红军老战士】 黄克诚(告诉我们)只有往前,那时候拉他都拉他不动, 他自己要往前冲,我们也就跟着一起往前冲,就不能退后。

  红四师杀到了广西界首的湘江岸边,立即在南岸构筑防御工事。就是在这里,中央红军长征中最惨烈的一场战斗打响了。

  坚守湘江南岸的红四师,与红三十四师共同担负着阻击兵,掩护后续部队和中央纵队渡江的重任。面对尾追而来的几路强敌,红四师将士们在黄克诚的指挥下整整拼杀两个昼夜,死死地扼守在湘江南岸阵地。

  【黄梅 黄克诚大将女儿】牺牲了他的(部下)就是团长和参谋长,其实我估计哪里没有他们的遗骸,看见他们的坟就是看见了他们的阵地,一个小小的山坡,你就想象,这就是父亲当年朝夕相处的战友。他们这些红军将士,他们有的还没来得及有家有孩子,他们就永远地躺在了那里。

  12月1日黄昏,当黄克诚看着最后一批红军渡过湘江时,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而这时,作为后卫打阻击的红四师却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巨大危险,陆续赶来堵截红军的国民党军已从四面八方迅速包围上来,就在这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红四师撤退的命令却迟迟没有到来。

  【林东军事专家】黄克诚时任红四师的政治委员,作为政治委员有战场的最后决策权,也就是决定部队这个仗该不该打,部队该不该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军的通讯能力比较差,没有接到上级的撤退命令的时候,湘江北岸十万追兵已经到了跟前,红四师几千将士就面临着一个生死存亡的问题,如果不撤,红四师损失殆尽的话,那么对中央主力的掩护任务也不能完成,特别是他们作为中央红军主力的一个盾牌,要挡住十几万追兵,要边战边拖,为中央主力撤退赢得宝贵的撤退时间,所以黄克诚当时下达一个很英明的决策,就是率部撤退。

#p#副标题#e#

  在随后开始的漫漫长征路上,已经担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的黄克诚,收留了一位王姓土豪的孩子。这位在战乱中与父母失散的孩子后来却带给他无限的伤痛。

  【黄梅 黄克诚大将女儿】他们一直就没有扔掉这个孩子,他们打仗有时候就用筐挑起这个孩子,孩子跟着红军一块吃,一块住,开始是挑着走,挑不动了就跟着走,孩子也慢慢长大一点就跟着走。

  这个孩子最终奇迹般地跟着红三军团翻过雪山,走出草地。

  在那样艰苦的岁月和残酷的环境中,多少红军战士牺牲了生命,但这个孩子却顽强的生存了下来。每当紧要关头,黄克诚总把最后一口干粮留给这个孩子,许多红军战士也学着黄克诚的样子,从干粮袋里为孩子留下了生存的希望。

  【黄梅 黄克诚大将女儿】十几岁的土豪的儿子是走出了草地,活着走到延安,走过了这一路,土豪的儿子就真正成了红军的儿子,小小年纪就是红军的战士。

  就是在红军这个革命的大家庭,土豪的儿子成了一名红军战士,后来成长为人民解放军中一名骁勇善战的团长,二十六岁时牺牲在解放战争的前沿阵地。噩耗传来,从不轻易流露感情的黄克诚因此而伤痛万分,许多人都以为他失去的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黄梅 黄克诚大将女儿】那次父亲非常难过,落了泪,当时因为南方人说话,黄、王不分嘛,人家以为是他的儿子死了。

  当年的红军就这样在长征路上演绎出无数生生死死、血肉相依的故事,他们的真诚与质朴,同这绵延的岁月一样弥久感人。

  【孔继宁 毛泽东外孙】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和国家利益为重,毅然同国民党结成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八年抗战期间,黄克诚先后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中担任师级指挥员,以他特有的风格纵横驰骋于广阔的敌后抗日战场。

  1945年秋季的一天,陕北延安中央军委电台突然收到从江南新四军第三师发来的一封急电。此时前线并无战事,以师级电台直接向军委发报已是大大超出常规,何况这封电报还是以黄克诚个人名义拍发的。然而,当时留守延安负责中央工作的刘少奇对这份来电却极为重视,当即命令将电文连夜转发给正在重庆谈判的毛泽东……这一连串反常动作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这份江南急电又有着什么不寻常的内容呢?

  其实,抗战八年,无论在太行山还是在苏北敌后,黄克诚以特有的大局观多次向中央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屡屡引起毛泽东的高度重视——

  【周东葵 新四军三师老战士】从整个战略眼光,从整个党的利益,一心想着这个,所以从大局方面考虑多。

  1940年夏的太行山上,已经担任八路军第二纵队政治委员的黄克诚,向中央提出部队光在太行山打转转不是长远之策,建议中央把两万人的二纵队一分为二,一部守好太行山根据地,一部跨过陇海线,向华中发展。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接到电报,迅速采纳了黄克诚的建议,命令他率一万两千人挺进华中开辟根据地,并在回电中强调:“华中是我军最重要的生命线。”

  【黄梅 黄克诚大将女儿】当然肯定不是指他(黄克诚)一个人提过这种建议,因为那个时候可能中央也在酝酿,考虑这个问题。

  而黄克诚的大局观不仅体现在提建议上,而且还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只要对革命大局有利,对整体利益有利,即使是自己的局部利益受损失他也在所不惜。

  1940年10月,就在黄克诚按中央电报指示准备率新二旅及三四四旅开赴华中时,继续留守太行山的二纵队司令员杨得志希望能再留给他一个营,而黄克诚考虑到巩固太行山根据地的实际需要,给战友留下的是一个主力团。

  后来,黄克诚率部到达苏北后,新四军第四师第十旅作战失利,伤亡较大,为了迅速恢复第四师的对敌作战实力,此时担任第三师师长的黄克诚主动向军部请示,把第三师中建制完整的第九旅与损失较大的第十旅对调,让第四师尽快恢复元气。黄克诚这一从革命大局出发的高风亮节,令新四军军长陈毅深为感动,他对第三师将士们说:“别看你们黄师长戴着近视眼镜,他的眼睛看得可远,是千里眼!”

#p#副标题#e#

  【周东葵 新四军三师老战士】 陈老总那个讲话非常鼓舞人心,确实感觉到他(黄克诚)是一个共产党人的精英吧。

  苏北大地东临大海,南靠运河,是盛产粮、棉、盐等战略物资的重要基地。而1941年的苏北,却是日寇残酷封锁,海盗土匪横行,百姓民不聊生。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黄克诚以犀利深刻的目光找准了建立苏北根据地的突破口。这一次,身经百战的黄克诚选择了一个不仅让日军大出意外,甚至连第三师官兵也没有料到的强悍对手。那么,这个对手到底强悍到什么程度呢?

  【陈海云中共大丰县委党史办副主任】当时黄克诚到了苏北以后,除了遇到敌人,还有反对势力之外,还有一个就是说,人民群众在受苦,为什么受苦呢,就是说阜宁东边一个海堤,国民党修了以后,大水一冲又把它冲毁了,冲毁以后海水倒灌几十里路,所以把老百姓的房子都冲毁了,所以老百姓流离失所。

  大海啸成为苏北人民几百年来的心腹之患,而黄克诚却要让“村庄被淹,难民遍地”的悲惨景象在新四军三师两万多子弟兵手中变成历史。然而,听说共产党的黄师长要为百姓修海堤,一时间连苏北民众也将信将疑。

  【黄梅 黄克诚大将女儿】这是一个国民党说来说去没有做成的事情,共产党过来,这么穷的一支军队,当时老百姓也很穷,就是说怎么就能修这个海堤,能修成?

  【周东葵 新四军三师老战士】 他主要三个办法一个就是调粮,从附近几个根据地供给供粮,第二个是以工代赈,老百姓参加劳动,一万民工每天发给他粮食,既解决了他饮食问题,也解决了工程问题,第三个就是发放公债,用盐税做担保,发放公债。

  【陈海云 中共大丰县委党史办副主任】 在修海堤当中,也受到土匪的骚扰,但是黄克诚亲自视察海堤,由部队保卫修海堤,经过五个多月的努力,终于把这个海堤给修起来了。

  1941年7月底,就在这条长达九十华里的海堤竣工第二天,苏北滨海县再次遭遇大海啸袭击,水位比以上次冲垮海堤的海啸还高出六寸,但这一次,新修的海堤屹然不动,沿岸村庄一片安宁。

  【朱鸿 新四军三师宣传干事】后来堤修成以后,老百姓才相信共产党是真正为人民做好事的,所以(当地)老百姓从这个事情对共产党开始有了认识,而且有了信心。

  黄克诚在战胜“大海啸”这个强悍对手的同时,共产党军队也在当地赢得了民心,苏北抗日斗争很快打开一个崭新局面,以一连串的胜利迎来了举国欢庆的1945年。而此时此刻,异常冷静的黄克诚却把目光投向了长城北边的那片辽阔土地。

  【孔继宁毛泽东外孙】1945年是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重要年份,蒋介石一边与中共“和谈”,一边却准备发动内战,而当时我们党手中还缺乏地域广阔的战略根据地,一旦大规模内战爆发,将遇到极大的困难。就在党中央命令华北我军一部先期出关,开辟大东北战略根据地的同时,黄克诚也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

  当时远在江南的黄克诚感到情况十分紧急,于是他用三师电台直接向延安发报,建议党中央“速派至少五万、最好十万部队向东北挺进”。

  【黄克诚晚年录音资料】我个人发的(电报)建议,我说现在东北是最好的地方,有全套工业、农业作为我们全军的大后方,非常必要。建议全军,整个八路军、新四军派多些军队到东北去,关内,以华北的晋冀鲁豫这个地区和晋察冀为根据地,在这个地区消灭进攻的敌人。

  黄克诚的想法与中央不谋而合,仅仅在他的电报发出六天以后,中共中央就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十万主力部队随即进军东北。

  【黄晴 黄克诚大将二儿子】他是进行过思考的,所以他在苏北根据地,搜集各个新闻社,各种战争报道,所以从当时新四军领导层应该是对国际的大局也是了解得比较清楚的。

#p#副标题#e#

  【黄梅 黄克诚大将女儿】一般人都沉浸在胜利的欢乐里头,可是他就已经在忧虑下一步,他其实是一个做局部工作的同志,他已经从全局考虑以后,他就想到了应该大军进军东北。

  【沈启贤 时任新四军三师十旅参谋长】很少考虑个人问题,主要是考虑整体利益,我跟他在一起深深感觉到,他为人很正派,他无私。

  1948年4月,黄克诚调任冀察热辽分局书记,从此,戎马一生的将军结束了他在战场上的岁月。黄克诚晚年,在和女儿黄梅的一次闲谈中说起,自己视力差,身体又不好,算不得一个合格的职业军人,反倒是建设苏北根据地的那段经历,才是最让他自豪的。

  【黄梅 黄克诚大将女儿】 他在江苏时候,做根据地,那本来是江苏比较穷的地方,根据地最后做得很好,他后来很骄傲说,他把那块根据地做的相当的巩固,他是一个很好的当家人。

  今天,将军在半个多世纪前呕心沥血经营的苏北已是一片繁华祥和。对于苏北万千老百姓,这道海堤已没有当年的用途,但在他们心里,始终屹立在黄海之滨的这道海堤,正如一道丰碑,永久铭刻了一位心地无私的共产党人,他的名字叫做黄克诚。

电视剧《父辈的战争岁月》剧情分集介绍:第3集 天地英雄陈赓

  1938年3月16日,位于今天山西省潞城市东北十五公里一个叫做神头岭的地方,一场伏击侵华日军的大战即将开始,而就在这场大战开始之前,号称日军十六师团精锐部队的一千五百多名日本兵没有想到,他们正一步步走近由陈赓一手策划的死亡陷阱。其实,就在战斗打响前,就连参加伏击的八路军386旅的官兵们心里都对这场违反军事常规的伏击战充满了疑问,那么,这场大战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后来成为新中国开国十大将之一的陈赓,当时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那一年,他刚满三十五岁。但他的职业军人生涯,却已经有了二十一个年头。

  【陈知建 陈赓大将次子】

  他在湘军,就是湖南的军阀部队里已经打过四年仗,因此士兵这一套,他已经是都经历过了。这四年,他由二等兵,那会儿军阀部队叫二等兵,一直升到上士。就是士兵的最高军衔。

  1903年2月27日,陈赓出生于湖南湘乡柳树铺村一个将门之家,爷爷陈益怀曾做过湘军副将,豪放侠义的家风在幼年陈赓的心里埋下了当英雄、做豪杰的梦想。

  【孔继宁 毛泽东外孙】

  湖南湘乡是湘军的发源地,有着英雄梦想的陈赓十四岁就加入了湘军的行列,然而四年的湘军生活,使陈赓感到在旧军队里不能实现自己的英雄抱负,他在离开湘军后,在长沙毛泽东创办的工人自修大学里,第一次接触到了共产主义理论,1922年12月,十九岁的陈赓加入到了共产党,并于第二年冬天受党派遣考入了黄埔军校。

  在黄埔军校,陈赓很快成为第一期学员中的佼佼者,不仅以优异成绩毕业,而且被留校担任教官。

  【陈知建 陈赓大将次子】

  他是一个有实战经验的士兵,又是个共产党员,又是个中专生,这三个条件恐怕在那里就已经比较出众了,再加上他又聪明又好学,性格开朗,又跟他们关系搞得很好,所以他在黄埔很出名的。

  然而,真正让陈赓在黄埔军校以及后来的北伐军中声名大振的,还是他在东征时,救过校长蒋介石的性命。1925年10月下旬,蒋介石率领黄埔军校东征军讨伐盘踞广东惠州的军阀陈炯明,途中在华阳镇与陈炯明主力部队意外遭遇,激战中,东征军总指挥部陷入重围。就在绝望的蒋介石准备自杀时,当时担任警卫连长的陈赓夺下短剑,背起蒋介石,带领连队开始突围。

  【陈知建 大将陈赓次子】

  蒋介石准备要自杀,他(蒋介石)比比划划地要自杀,我父亲说,你这一自杀不就完了嘛,这仗我们就败了,别自杀,咱们还是跑吧,他(蒋介石)跑不动,跑不动,就背着他跑。

#p#副标题#e#

  【陈知进 陈赓大将女儿】

  小孩肯定要问,你那么傻,救蒋介石干嘛,他(陈赓)就笑笑给你讲,说那是历史,那是历史,历史上那个阶段蒋介石还是革命的。

  经过殊死拼杀,陈赓背着蒋介石,冲出了包围圈。

  东征归来,蒋介石将这位年轻的警卫连长选拔到身边做了侍从参谋,此时陈赓的前途,在许多黄埔生看来已经是无可限量。然而,仅仅一年之后,这位备受蒋校长器重的陈赓却突然离开了蒋介石,离开了黄埔军校。或许当时的蒋介石和陈赓谁都不会想到,仅仅六年之后,他们将会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锋。那么,这位备受校长器重的好学生,到底和蒋介石之间发生了怎样的冲突呢?

  半年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的革命者名单中,人们发现了陈赓的名字,当时,他的身份是国民革命军的一位营长。

  1932年10月,陈赓从鄂豫皖苏区的大别山秘密潜入上海,这是陈赓第二次来到上海。其实,早在四年前的1928年,南昌起义失败后,辗转来到上海的陈赓担任了中央特科情报科长。在四年的特科生涯里,化名王庸的陈赓为党搜集了大量重要情报。这次重返上海的陈赓已是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师长,由于在刚刚结束的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的一场恶战中右腿负伤,不得不转赴上海医治。而在五年前南昌起义后的撤退途中,他的左腿就已经严重负伤。

  【陈知进 陈赓大将女儿】

  那一次,第一次好像是大腿,第二次是小腿,反正都打穿了,第二次负伤也是很重,后来没有办法,担架抬着他指挥战斗,完了以后,最后没办法又回上海治伤,这是第二次。

  五个月后,就在陈赓枪伤治愈、即将奔赴中央苏区的前夜,突遭被捕。

  此时正在江西忙于“围剿”中央红军的蒋介石闻听此讯,一封急电将陈赓押到了南昌。

  【陈知建 陈赓大将次子】

  在押解过程中,因为他是个出名会逃跑的人,就把他和一个女共产党(员)铐在一起,一直铐到南昌。

  【傅涯 陈赓大将夫人】

  开始,他(陈赓)坐在(楼)下面,胡子也不刮,衣服也不换,把报纸盖在脸上,在下面等,听到楼梯声,就是蒋介石下来了。开始是邓文仪下来劝他投降。那个时候他是蒋介石的秘书长,很高的职位。蒋介石就说,你是我的好学生啊,你为什么这样呢?不礼貌呢?他(陈赓)站也不站起来,(说)这是你们要整得我这样嘛!”

  【陈知建 陈赓大将次子】

  望不悟他把蒋介石连挖苦带讽刺,最后弄得蒋介石下不了台,蒋介石当场许给他任何一个师的都可以去当师长,红军给你个师长,我也给你个师长干干,任何一个师你来干,我爸说我才不干呢,你拉倒吧。把蒋介石给骂了一顿,蒋介石气得下不来台,气坏了。

  陈赓再次被押回南京,实行单独囚禁。

  1934年5月底,在党组织和宋庆龄的营救下,陈赓成功脱离虎口,转道前往江西中央苏区,出任由四个红军学校合并而成的红军干部团团长。

  【孔继宁 毛泽东外孙】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被迫突围。陈赓拖着两条伤腿,踏上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而就在七十二年之后的2006年,陈赓次子陈知建将军也踏上了长征之路。他说他要用双腿丈量父亲曾经走过的艰难征程,感受儿时父亲曾经讲给他的长征故事。

  【陈知建 陈赓大将次子】

  过雪山的时候走到山顶上,他(陈赓)有一小口袋白糖,他就拿雪拌着白糖,他说这是(上海)冠生园的冰激凌,从那以后,我也就记住了,冠生园的冰激凌好吃。

  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陈赓始终保持着乐观态度,然而这位铁骨铮铮的硬汉,却为一位小红军流下了眼泪。

  今天小学四年级课本中这篇《倔强的小红军》的课文,记录了发生在陈赓身上的这段长征故事。当时,陈赓要把自己的干粮送给一名掉队的小红军,然而这位小红军不但没有接受陈赓的干粮,反而拍拍自己的干粮袋,说自己的干粮很多,还说要和陈赓的马赛跑。无奈陈赓只好骑马先行,等到他回过神来调转马头重新找到这位小红军时,这名只有十二三岁的红军战士已经永远的停止了呼吸。

#p#副标题#e#

  【陈知建 陈赓大将次子】

  从他(小红军)的干粮袋里掏出就是几个牛膝盖骨,上头还都是牙印,烧的黑糊糊的,哎呀他(陈赓)说后悔死了,我给他(小红军)一点他就能活了,从那以后我父亲就落下个毛病,不能听孩子哭。

  陈知非是陈赓大将的长子,擅长绘画的他最喜欢的题材就是父亲曾经指挥过的战斗。“神头岭战役”是他最新的作品,对父亲指挥的这场神奇的伏击战,他有着细致的描绘。

  【陈知非 陈赓大将长子】

  我这张画的形势,整个山西这个图。日本人从邯长公路上过来,三路,神头岭在这边呢。

  1938年初,侵华日军连续攻克山西长治、临汾、风陵渡等地,向晋南、晋西长驱直入,华北局势异常严峻。为了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陈赓奉命率领八路军 129师386旅袭击日军的增援部队。根据国民党部队留下的一张军用地图,指挥部决定把山西潞城神头岭一带作为伏击地点。

  【郭栋才 山西省原潞城县县长】

  原来国民党这个地图,这个地方是两山夹一沟,公路在下面,山在两边。

  地图显示,日军必经之路是在两山之间,如果在两侧山梁上埋伏,途径此地的日军一定会被打个措手不及。然而在战前决策时,陈赓却提出要到现场勘察地形。

  【郭栋才 山西省原潞城县县长】

  陈旅长他就是说我们不能纸上谈兵,我们得亲自到这个地方去勘察一下这个地方,结果来了一看,正好相反,公路在山梁上,两边是深沟。

  任何一个稍具军事常识的人都能看出,这样的地形根本不具备打伏击的基本条件。就在大家认为应该另找伏击地点时,陈赓却出人意料地决定,伏击地点就在神头岭。

  【向守志 时任八路军386旅机枪连连长】

  当时有争议,有什么争议,就说这个地方不便打伏击,为什么不便打伏击,因为要隐蔽自己才能消灭敌人。

  当年386旅的作战参谋彭一坤,曾与陈赓一起到神头岭勘察地形。

  【彭一坤 时任八路军386旅作战参谋】

  那时候当然是有点担心,万一要被敌人发现了那就要出问题。,敌人先发觉我们就吃亏,必须敌人不发觉,敌人进入我们伏击圈我们不吃亏,可敌人先发觉我们就吃亏,当然有点险。

  【向守志 时任八路军386旅机枪连连长】

  设想不是冒险,为什么呢,因为经过周密的判断分析情况以后,得出来在这个地方伏击可以出敌人意外,可以达到我们打击敌人的目的。

  1938年3月16日清晨,暗伏杀机的神头岭像往常一样平静。这时从潞城出发的侵华日军十六师团一千五百多人的精锐部队渐渐接近了神头岭,或许由于这一带的地形实在不适合隐藏伏兵,一路保持警觉的日军反而放松了戒备。上午八时,当日军队伍大摇大摆地进入伏击地域时,神头岭的平静被猛烈的枪炮声打破,原来这一带隐藏着386旅整整三个团的兵力。

  此战结束后,旅长陈赓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敌人进至我伏击圈内,我突跃而起,敌怆惶失措,来不及展开而战,激战两小时,全部结束战斗,毙敌千余,缴获山积,除少数士兵(三、五敌人)及一随军记者窜蔽一洞内未被搜出外,敌几全部被歼。”

  日军随军记者丢弃的这部相机,后来成为了陈赓十分喜爱的战利品。一年之后,陈赓用这部相机,为年仅十四岁的宣传队员王恩田拍了一张照片。

  【王恩田 原八路军386旅宣传队员 83岁】

  这是陈赓1939年的8月,在太行山武乡宋家庄给我亲自照的照片。他(陈赓)亲自在他的住所给拍照的,在老百姓家里窑洞前面挂了一个窗帘,还可以看得很清楚。

  在华北战场,不同凡响的八路军386旅,经过一系列神勇无比的战斗,全旅上下几乎全部换上了日式装备。

  【孔继宁 毛泽东外孙】

#p#副标题#e#

  就在这一时期,八路军386旅也成了日军的重点打击目标,甚至在装甲车上写上“专打386旅”,然而,直到1945年,陈赓的386旅却越打越强,最终发展成解放战争进行战略反攻的一支大军。1947年夏,陈赓东渡黄河、挺进豫西的建议与毛泽东不谋而合,8月22日陈赓兵团一夜间飞渡黄河,以迅猛攻势打开了豫西局面。

  此时在南京,在昔日黄埔蒋校长的作战地图上,陈赓兵团与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华东地区的陈粟大军已形成“品”字阵势,从南起长江、北至黄河、西从汉水、东到黄海的中原大地上,向国民党军队展开了大规模的战略反攻。

  此时此刻的豫西战场,陈赓面对的是由蒋校长一手挑选的强劲对手——同是黄埔一期出身的国民党第五兵团司令李铁军。

  【陈知建 陈赓大将次子】

  往豫西一打,能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占领了胡宗南的后方基地,兵站、基地都在河南这一块呢,在潼关这一块儿,同时大别山刘邓大别山在那打的也是很苦了。

  【林东 军事专家】

  当时陈赓手上的部队只有5个旅,清一色的小米加步枪。而他的对手是胡宗南的主力军,第五兵团,司令长官李铁军将军,是陈赓的老学友,在黄埔军校。他的部队是清一色七个旅的美式装备。所以陈赓想一口吃掉这七个旅,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他想到了一个“牵牛”战术,先把这头肥牛牵瘦了,最后一举歼灭。

  但对手李铁军不仅是在抗日战场上打出名声的一员骁将,而且一向用兵谨慎,他会就此上当被陈赓牵着鼻子走吗?

  1947年11月14日,担负牵牛任务的部队大张旗鼓地出发,以期引起敌军注意。但是,“牵牛部队”开进了四十多里后,却发现李铁军并没有跟上来。

  【赵一凡 河南省南阳市党史办原主任】

  这个时候李铁军并没有认为这就是主力,后来我们就沿路大张旗鼓,不是过去的夜间行军了,大张旗鼓地,又是埋锅灶,又是搞宣传,又是刷标语。

  为了调动李铁军,陈赓命令负责牵牛的十三旅和二十五旅“继续南进,攻打镇平”。11月15日,十三旅集中炮火攻城,一个晚上攻克了镇平县城,与此同时,二十五旅也顺利攻克了县城附近的石佛寺镇。

  经此两战,李铁军开始相信陈赓主力部队就在前方,随即率领第五兵团精锐整编第三师火速杀往镇平。

  从这时开始,陈赓逐渐地把这头“肥牛”牵往伏牛山区深处。

  面对时隐时现,却又近在咫尺的“陈赓主力”,十分自信的李铁军完全失去了冷静,居然在电报中直接呼叫陈赓的名字,狂妄地宣称要在一周之内生擒对手,而一直守侯在电台旁监听的陈赓却不禁哈哈大笑。

  【陈知建 陈赓大将次子】

  带着他(李铁军)在伏牛山里转呀转,他的装备再优势,到了山里头他也得两条腿,他那个部队不习惯徒步作战的,徒步行军的,他都要坐汽车的。

  1947年12月,豫西大雪,天寒地冻,不擅山地行军的李铁军第五兵团早已是丢盔弃甲,人困马乏。陈赓看到决战时机成熟,随即会合粟裕大军于12月25日十九时,发起总攻。

  短短一天,国民党第五兵团精锐两万余人被我军歼灭。

  李铁军是陈赓在解放战场上遇到的第一个黄埔对手。在接下来的洛阳攻坚、奔袭宿县以及淮海决战、渡江南下等一连串的重大战役中,陈赓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黄埔对手。

  【陈知建 陈赓大将次子】

  什么困难什么敌人他都战斗,他都对付得了,而且是手到擒来,所以这一点,本印象简单说就是个大英雄。

  陈赓生活在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他的儿女则生活在一个崇拜英雄的时代,父辈的旗帜就这样在儿女们心中飘扬。

电视剧《父辈的战争岁月》剧情分集介绍:第4集 带笔从戎谭政

#p#副标题#e#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红色经典书库中,这是具有特别规格、被称为“空前绝后”的一部丛书。它由毛泽东题写书名,朱德为之作序,五百多名开国将帅为其撰稿,刘少奇和邓小平亲自修订。

  这部名为《星火燎原》的丛书第一版共十卷本,三百六十万字。这篇只有五百八十三字的《三湾改编》,是全书六百三十七篇入选文章中字数最短的。在这篇由毛泽东的第一任秘书,后来的开国谭政大将撰写的文章中,我们却意外地发现作者在记录毛泽东三湾改编那段讲话的文字中,字里行间却夹杂着六处省略号,它们究竟省略了什么内容?这些省略号的背后是否又潜藏着怎样的悬疑呢?

  【谭泽代 谭政大将长子】

  我见过父亲写过的文章就是《三湾改编》,文章字数不多,但是非常清楚,历史的事记录得非常清楚。八十年前的1927年,就在毛泽东“三湾改编”后带领部队走上井冈山不久,营部书记官谭政突然接到前委的一个命令。

  【孔继宁 毛泽东外孙】

  那一天,谭政奉命来到毛泽东的住处,毛泽东对他说,“听说你是东山学堂毕业的一个教员,就算是革命军中的一位秀才了,准备让你到前委来当秘书”。当时,前敌委员会是工农革命军最高指挥部,但毛泽东又告诉谭政,“前委就在这里,我一个书记,加上你一个秘书!”就这样,谭政成了毛泽东的第一任秘书。

  毛泽东与谭政同是湖南湘乡东山学堂的校友,两人都当过教书先生。此时的毛泽东对谭政的政治觉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谭竞先 谭政大将次子】

  毛主席对他有个评价,就是说谭政——“谈政”,名副其实,前面的谭政就是他的姓名,后面的“谈政”,是谈论的谈,政治的政,就是“谈论政治”,主席这么说。

  然而,谭政原来并不叫这个名字,他的原名叫谭世名。

  1906年6月13日,湖南省湘乡县颇有名望的乡绅谭润区给刚出生的长子取名谭世名,希望儿子能够“一世留名,光宗耀祖”。1911年秋天,谭世名还不到六岁,就被送进附近的七星桥蒙馆念私塾。

  然而,谭世名刚迈进学堂就碰上中国大变革的时代,风行全国的革命思潮对当时正在学校读书的一代青少年影响极大。当年湖南湘乡的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就是一所以传播进步思想而远近闻名的新式学堂。

  【陈寿康 原东山学校校长 70岁】

  这所学校当时是废科举办新学,有进步的思想,有进步的教学理念,老师是来自于各地的优秀老师,还有的是国外留学的,所以它把一种先进的理念带给学生,因此使一些有志的青年都到这来学习。

  当年进步思潮风起云涌的东山高等小学,如今依然保存完好。在这里的学生档案中,不仅可以查到1922年入学的谭世名,还可以查到比他早几年的毛泽东和陈赓。

  1925年秋天,谭世名以优异成绩在这里毕业,而他作为学生自治会的负责人,在求学的三年中曾经成功地组织了反对军阀和抵制日货的学生大游行。

  【谭毅恒 谭政大将妹妹】

  他受那个新思想的影响,就是在家里待不住,不想教书,他自己讲,教书这些东西,我不想教,一天看不到什么东西,就是要出去,一定要出去。

  1927年3月,谭世名得知参加北伐革命的陈赓大哥已经打到了武汉,他便毅然离家,赶去汉口。时任北伐军第四方面军特务营营长的陈赓对他的这次抉择大为赞赏,说:“你这个绅士家庭的书呆子能走出家门,这本身就是一大革命!”

  在特务营二连花名册上登记时,谭世名写下的是自己新改的名字——谭政,以表示投身革命的决心。然而,短短一个月之后,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枪杀共产党员;不久,汪精卫在汉口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而此时的陈赓和谭政面临着一次分手,陈赓受党派遣,赶去江西南昌参加武装起义。而谭政所在的武昌警卫团由于遭遇敌军封锁没能赶到南昌参加起义,于是辗转到达江西修水一带,同年九月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也正因为这样,谭政才在三湾改编时,第一次见到了他仰慕已久的东山高小校友毛泽东,聆听了毛泽东关于“没有挫折和失败,就不会有成功”的著名讲话。当天晚上,谭政凭记忆一字一句的把毛泽东的发言记录下来。多年后,这份原始记录成为毛泽东1927年三湾改编讲话的惟一一份珍贵史料,但在这只有一百四十二个字的原始笔录中,却有六处省略号,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p#副标题#e#

  1927年10月3日,经过改编的起义部队从三湾村出发,就在向井冈山进发的转战中,谭政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印象。

  【谭竞先 谭政大将次子】

  三湾改编以后,部队的处境非常艰难。听我父亲说,在躲避敌人的袭击之中,把他自己的行李全丢了,然后吃饭的时候,拿着自己的衣服兜着饭吃,用树枝当筷子夹菜吃。但就是这么艰苦条件下,他也没有改变自己的信念。

  谭政紧随革命不动摇的坚强决心,正是毛泽东挑选谭政当秘书的真实原因。毛泽东曾对谭政说,“当时很多人跑掉了,你没有跑,你这个书记官不错嘛!”。

  而以后跟随毛泽东的那段日子,便成为谭政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岁月。其中,最令谭政难忘的是在1929年夏秋之交,他协助毛泽东起草《古田会议决议》。

  【谭竞先 谭政大将次子】

  他从来不会说,你说什么我信你什么,要调查研究,这个作风肯定是跟主席那学来的。在主席身边工作那肯定主席的一些思想,他能学的比较多,领会的比较多。

  为了写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古田会议决议案,毛泽东带领谭政进行了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古田会议决议》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把无产阶级建军原则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和制度上落实下来,确保了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不久,中共中央把这个决议转发到各个革命根据地,对各地红军的成长壮大产生了深远影响。

  起草这个决议的过程,也使谭政对毛泽东的建军思想和深入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多年后,谭政仍常常感怀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那些时光,认为那是学生向老师求教的启蒙岁月,他也时时不忘把这种体会传承给自己的后代。1965年,当长子谭泽代考上军校时,谭政神色庄重地把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送到他的手上。

  【谭泽代 谭政大将长子】

  想办法,买了一套《毛泽东选集》送给我,然后给我题上字。写的是,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然后落款就是“你的爸爸”。

  谭政随同《毛泽东选集》一起送给儿子的,还有一支钢笔。而谭泽代也许当时无法体会到,随时有笔在身,时时以笔为枪,这正是带笔从戎的谭政的本质特色。

  【秦兴汉 谭政大将秘书】

  他每遇一个大事情都要总结经验,不仅仅教育部队,也提高自己,所以他在部队里,就算那样困难的环境,你别说反“围剿”斗争,在长征的路上,他是不断写材料。

  1935年10月,谭政跟随长征中的红一方面军胜利到达陕北。不久,他出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

  从1927年开始,谭政初上井冈山给毛泽东当秘书时他刚满二十岁,1929年协助毛泽东起草《古田会议决议》时他才二十二岁,如今三十而立的谭政,已经成长为人民军队政治工作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人,在后来每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期到来的时候,他总能以军队政治工作的新思考,让毛泽东感到欣慰。

  【佟印 谭政大将秘书】

  他有很多的探讨,好多的报告都能够提出自己的意见来,对下一步工作都起到指导作用。

  1944年4月,就在抗战胜利的日子一天天临近的重要时刻,毛泽东和党中央又给谭政压上了一副重担,甚至连谭政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工作后来竟会被称为“继古田会议决议之后,人民军队建设和军队政治工作又一重要历史文献”。那么,这又是怎样的一副重担呢?

  【孔继宁 毛泽东外孙】

  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和它所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作为军队的政治工作,在继承红军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又有许多新的发展,这个时候毛泽东和党中央委托谭政起草《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就是要对“古田会议”以后十五年来军队政治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p#副标题#e#

  这是1944年2月谭政和西北局军队高级指挥员的一张合影,就在他们身后的这个礼堂里,1944年4月11日,由谭政起草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经过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修改和广泛征求意见,最终摆上了西北局高干会议的讲台,并由谭政亲自宣读了这份长达三万字的历史性文献。

  【李庭铨 谭政大将秘书】

  1944年,我们学的中央布置两个文件,很有印象就是就这两个文件,一个是谭主任政治工作报告,一个是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

  这段人们熟悉的历史影像资料,记录了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盛况,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段珍贵的历史镜头却同谭政有着一种联系。当时已经担任军委政治部主任的谭政,是“七大”筹备组的重要成员,但他在百忙之中,却始终对大会摄影组特别关注,强调一定要想尽办法,尽一切可能把党的“七大”拍摄下来。这些影像资料,在当时就被视为一笔珍贵的文化资源。但谭政对文化的重视,却可以一直追述到红军初创时期。

  在红军时期一份政治工作总结报告中,曾经有过这样的记录:“一团团长杨得志,以前一个字不识,现在能写简单报告了。还有些干部从前一个字不认识,现在认识二十个字以上了。”

  【佟印 谭政大将秘书】

  在长征中,像李聚奎同志就跟我讲过,我们都没有文化,他(谭政)号召我们学文化,他教我文化,那时候没有文化,你怎么写战斗工作总结,政治工作怎么样在战斗中起作用的总结,你写不出来。

  谭政除了利用作战间隙组织官兵上识字课外,考虑到部队要经常行军,他还发明了一种学习方法。

  【谭竞先 谭政大将次子】

  学文化可能平常行军打仗可能不是很方便,这样他发明一下,就是弄个小黑板挂在背包上,让后面战士写,或者前面战士翻过来看,或者前面战士写完了放在后边,让后边战士念。

  红军行军的队列就这样变成了一所流动的文化学校。

  而在谭政的眼中,“学文化”对于文化水平普遍很低的工农红军,也是一种政治工作,更是一种战斗力,他非常推崇毛泽东的一句名言:“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孔继宁 毛泽东外孙】

  从井冈山开始,谭政就一直在毛泽东身边工作,1946年1月,中央调谭政前往东北民主联军、也就是后来的东北野战军担任政治部主任,从此谭政成为独挡一面的军队政治工作领导人,并且在东北大地的解放战场上导演出一篇篇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新篇章,被毛泽东总结为:“新式整军运动”。

  向来以作战勇猛扬名东北野战军的三纵队,是谭政最早进行“诉苦运动”试点的一支部队,三纵司令员韩先楚曾这样评价说,“诉苦运动诉出了共同的阶级仇恨,使全纵队几万人攥成了一只拳头!”

  【秦兴汉 谭政大将秘书】

  因为当时的部队都是翻身的农民,还有解放过来的战士都是被迫当兵的,所以说进行诉苦教育对他们来讲,都是痛哭流涕的,很起大作用的,那时候叫阶级仇恨提出来,完了以后又组织演出《白毛女》、《血泪仇》,我去带队的,让他们看,看了回去组织讨论了,当时的时候骂我们的演员,骂黄世仁,狠起来担心打我们的演员,起到战前的动员作用。

  政治工作的强大威力,为军事斗争提供了根本的保障,从1946年到1947年,东北野战军在不到两年时间里从最初的十万人马,很快发展到百万大军。尽管这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解放军战士和国民党投诚部队,但是他们经过“新式整军运动”后,马上就具备了强大战斗力,成为东北解放战场上的一支支雄师劲旅。

  1949年1月14日晚,胜利入关的东北野战军进入华北重镇——天津市。当时,东野百万将士心中无不牢记着东野政治部主任谭政亲笔制订的《入城须知》、和他提出的:“军政双胜、秋毫无犯、原封不动”的三大口号。

#p#副标题#e#

  【史同德 谭政大将秘书】

  那我们部队进了城以后都按照总政的指示,都没有进屋子去住的,那一月份天气都很冷,都在外面露宿街头,吃东西都是我们事先带的干粮,不去吃老百姓的东西,所以当时天津老百姓一看这个部队都不到屋子里住,也不去吃他们的东西,所以说中国人民解放军那跟国民党是截然不同。

  这就是带笔从戎的谭政大将手中之笔的份量。然而,在这份谭政参加红军后最早的笔录——也就是1927年毛泽东在三湾改编时的惟一一份讲话笔录中,我们却发现字里行间夹杂着一些省略号,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乔希章 谭政大将秘书】

  他当时也没纸,用的毛边纸,用的一个铅笔头,书包里头捡出来一个铅笔头,还不是当时记的,回忆记的,谭政这个人,有个原则:不是原话,不是他(毛泽东)真正的原话,他不算数的,所以他把后头,主要这一段,他整理出来以后,后来打了点(省略号),就是现在这个稿子。

  【谭竞先 谭政大将次子】

  脾气也很好,对人很和蔼,但是我就知道他这个人嘛,就是原则性特别强。

  文如其人,带有省略号的“三湾改编”讲话笔录,映照出带笔从戎的谭政大将一生的为人。

电视剧《父辈的战争岁月》剧情分集介绍:第5集 从容淡定肖劲光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苏联东方大学,是一所讲授马列主义课程的政治大学,然而,在1921年的夏天,一个化名查戈洛斯基的中国新学员却在入学志向登记表中填下了“学习军事”的志愿。

  查戈洛斯基的原名叫肖劲光,那么,被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派往苏联学习马列理论的肖劲光为什么要求学习军事呢?在他后来的军事生涯中又经历了怎样残酷凶险的战火考验呢?

  【肖永定 肖劲光大将长子】

  因为国内(革命斗争)光是有政治人才不行的,你还要打仗啊。武装斗争才能取得政权。因为只有武装斗争是毛主席的思想,你要学习(军事)的话只能到苏联去学习,所以(他)主动地要求学军事。

  1903年1月4日,肖劲光出生在湖南长沙湘江南岸赵洲港的一个贫苦家庭。两岁时父亲病故,六个未成年的孩子全靠母亲一人辛勤劳作勉强度日。1917 年冬天,十四岁的肖劲光以勤工俭学考取了长沙长郡中学。苦难童年促使肖劲光发奋读书,而课余假日,性格内向的肖劲光便在校园的竹林间吹奏洞箫,而就是这根洞箫陪伴他走过了漫漫长征路。

  【孔继宁 毛泽东外孙】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大大激发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当时长沙的学子们面对民族的危亡而热血沸腾,肖劲光的平静生活发生了改变。1920 年,十七岁的肖劲光秘密加入了革命团体俄罗斯研究会,而这个研究会的主持人正是毛泽东。从那时起,肖劲光开始了他与毛泽东贯穿一生的师生情谊。

  1920年夏天,按照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指示,俄罗斯研究会秘密招收一批进步学生赴苏联学习,以培养中国革命的骨干,肖劲光于是成为第一批人选。

  此时的肖劲光已经深深感悟到俄国十月革命是用枪杆子打出来的,在他的执意请求下,化名查戈洛斯基的肖劲光从东方大学转送到莫斯科红军军官学校学习,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涉足军事领域的一批人。

  【肖永定 肖劲光大将长子】

  所以他很刻苦地在国外学习(军事),后来也证明国内很需要这样的人才。

  1926年10月下旬,一场连续七昼夜的血战在江西南昌城下打响,参加北伐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六师与守城强敌殊死拼杀。就在攻城连遭失利的紧急关头,一支由清一色共产党员组成的生力军投入了激战。

  此时的肖劲光已从苏联回到国内,受党派遣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六师党代表,出师北伐。看到部队攻城失利,精通军事的肖劲光深知此战是北伐军在江西战场的关键一仗,立即从各团抽调共产党员组成一支突击队紧急进行动员,率领部队迂回到敌人侧翼发起攻击。看到佩戴中将军衔的党代表亲自冲锋作战,六师官兵士气大振,南昌城终于被北伐军攻下。

#p#副标题#e#

  【肖永定 肖劲光大将长子】

  (他)跟下面的战士们有很深厚的感情,所以他也会做政治工作,不光是军事懂得,会做人的思想工作,团结人,所以不容易就是在这儿。又懂军事,又懂政治,又知道怎么做人真的是很重要的。

  南昌战役使二十二岁的北伐将领肖劲光一战成名,然而仅仅在半年之后,一场突然而至的急风骤雨断送了已经胜利在望的北伐革命,也使肖劲光被迫离开第六师。就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不久,肖劲光受党派遣再次辗转去了苏联。这一次,他还是坚定地选择了学习军事。

  【吴殿卿 《肖劲光大将传奇》作者】

  在当时情况下,应该说是绝无仅有的,(红军)高级将领当中基本上没有,所以毛泽东到后来讲,肖劲光你是个大知识分子。宁都起义以后,是毛泽东推荐他去改造军队,把部队改成红五军团,让他当了红五军团政委。

  然而,从苏联回到江西苏区,在宁都城下就任红五军团政治委员的肖劲光不会想到,在他此后漫长的革命人生中,还将面临许许多多不期而遇的战斗……

  这张在陕北农家小院里的集体合影,是当年参加宁都起义的部分同志1937年长征到达延安时拍摄的,站在照片左起第一人的肖劲光,一身戎装,打着绑腿,脚下穿着一双黑色圆口布鞋。而在1934年10月他从江西瑞金开始长征时,走在红军行列中的肖劲光却是打着一双赤脚迈上长征路的。王道金 红军老战士

  但是他坚决就是背着米袋子打赤脚,也没有马了,也没有警卫员,也没有什么。

  【肖永定 肖劲光大将长子】

  要去(长征),跟着革命队伍嘛,跟着毛主席嘛。干到底,他信任毛主席,信任红军,(相信长征)一定会胜利的。

  尽管在此之前,肖劲光曾担任过红军许多领导职务,但此时此刻,他一身普通士兵的打扮,坦然踏上长征之路,惟一与众不同的,是肖劲光的米袋子里斜插着一支洞箫,背包里装着从苏联带回来的军事书籍。

  【王道金 红军老战士】

  一直到了娄山关以后,当了上干队的队长,所以以后给他一个牲口,还给他一个警卫员。

  娄山关,位于贵州遵义与桐梓的交界处。1935年2月,红军长征中的一支部队与四川军阀刘湘的精锐主力教导旅,在这里发生了一场力量对比悬殊的遭遇战。如果单纯从指挥经验和作战地形来说,身经百战并占据娄山关天险的肖劲光握有绝对的胜算,但此刻肖劲光却陷入极度危险之中。

  【方强 时任红军干部团党总支书记】

  我们并不是作战部队,是干部团组成的教员部队,人数大概,我们有一百五十多人。当时敌人川军有一个旅,三个团。当时遵义会议刚刚结束一个月,中央机关全部住在离这里并不太远的遵义城里,这迫使肖劲光下了死守娄山关的作战决心。

  他一面派人去遵义城通报敌情,请求援兵,一面利用娄山关险要地形构成了交叉火力的阻击阵地。针对山道狭窄敌我双方均无法展开兵力的特点,肖劲光又把一百五十人的部队分成若干小组,分批轮番投入战斗,这样既可以减少敌炮火造成的杀伤,又能确保前沿旺盛的战斗力。

  【林东 军事专家】

  那么从军事上讲,这种战法叫轮换战法,它是利用娄山关的天险,战场上容量有限。把所有的150多人分成若干个组,一个组一个组轮替上去阻击敌人,那么它使得不同的组能够在不同时间内获得修整,然后像接力赛一样去接下一棒,这种情况下往往可以使有限的战斗力发挥出两到三倍的功能。这种战法到现在一直被使用着。

  娄山关阻击战完全按肖劲光的设想进行着,一百五十多人的红军教员面对一个旅的强敌,斗智斗勇,终于凭借天险固守了一夜,直到次日拂晓红五军团的援军赶到,才撤出战斗。

  【肖永定 肖劲光大将长子】

#p#副标题#e#

  战斗的规模不是很大,但是重要性还是比较大,保卫了党中央。

  当肖劲光率部到达遵义时,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亲自相迎,赞扬娄山关一仗打得好,保卫了遵义,保卫了党中央。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胜利到达陕北。此时的肖劲光不仅重新担任了红军领导职务,而且在1937年12月出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员。然而,正是在这里,肖劲光再次面对一场不期而遇、极其特殊的生存之战。那么,这是一次怎样的遭遇战呢?

  【孔继宁 毛泽东外孙】

  1942年,为了打破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同时减轻边区人民的负担,毛泽东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并对军队提出了“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的要求,肖劲光司令员随即率领边区部队全体将士发起了“军垦耕田、纺纱织布”的大生产运动。

  在这场特殊的生存之战中,精通军事,擅长打仗的肖劲光以自己的另一种潜质,同样取得了让人出乎意外的战果。

  【方强 时任八路军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

  延安被敌人经济封锁,粮食不够吃。所以边区的军民生活很困难,有些战士连鞋子都没有穿的,当年打着赤脚出操。

  1942年8月1日这一天,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组织了一次军民纺纱比赛,比赛要求参赛选手两人一组,每人一两棉花,比谁纺得最快、质量最好。报名参赛的肖劲光司令员恰巧与周恩来副主席分在一个组,结果,看上去粗手大脚的肖劲光竟然驾轻就熟,颇见功夫。周恩来感到奇怪,问他这是怎么回事,肖劲光答道: “这是我的祖传手艺,我的父亲就是一个纺纱工人”。周恩来闻言,不禁释然道:“原来如此,怪不得你纺得这么好!”

  其实,“祖传手艺”这只是性格内向的肖劲光开的玩笑,他学习纺纱也是在大生产运动中才开始的,惟一的解释,就是这位战场上从不服输的将军下了苦功,同时,也多了一分韧劲。

  【肖永定 肖劲光大将长子】

  我在延安就在他身边,跟他住在旁边,那当然一个韧劲,一个要起带头作用,榜样的作用,那就是无形的(力量)。

  在1942年的延安大生产中,肖劲光凭借韧劲学会了纺纱,而在距此三年以后的东北解放战场上,肖劲光又凭借这股韧劲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强劲对手。

  1946年12月的南满地区,刚刚在黑土地上站稳脚跟的东北野战军面临一次十分严峻的战略抉择。当时,国民党军队集中十万重兵向松花江畔步步紧逼,妄图先吃掉南满,再进犯北满,进而将东野部队赶出东北。

  面对气势汹汹的敌人和我军简陋的装备,有人建议:暂时放弃南满,跨过松花江与北满主力部队汇合,而时任南满军区司令员的肖劲光却一再坚持,反复向部队指挥员们强调:一定要守住临江,守住南满。

  【李海涛 肖劲光大将女婿】

  这个部队他虽然人不多,但是如果北撤了以后就不能牵制敌人了。那么敌人当时有一个战略的想法,就是先南(满)后北(满)。

  最终,中共辽东分局书记兼辽东军区政委陈云一锤定音。

  【李海涛 肖劲光大将女婿】

  陈云有一个很形象的一句话,他说现在国民党的军队,就好象一头牛,牛头对着北方,身子都对着北方。如果你不制止他,他就横冲直撞。那么不管南满也好,北满(也好)都要受他的伤害。如果我们拽住他的尾巴,不让他北上,他就不得了了。这就能给敌人牵制住。

  由此,一场坚持南满军事斗争的活话剧开始演出,而担任这出话剧总导演的就是肖劲光。

  寒冬腊月是东北作战条件最严酷的季节,肖劲光率领两万多衣装单薄的东野部队官兵,以迂回战术与装备精良的强敌斗耐力拼韧劲,一次次在冰天雪地里把进犯之敌累倒拖垮,一直坚持到1947年4月松花江春暖化冻的时候,终于取得了“四保临江”战役的全胜,彻底打乱了蒋介石在东北的战略布局,毛泽东在给东北野战军的回电中称赞“此战甚慰,是扭转东北战局的关键一仗”。

#p#副标题#e#

  凭着比拼耐力的韧劲,肖劲光在临江城下用迂回战术以少胜多,歼敌三万,一年之后,在吉林省会长春,肖劲光又是凭着这股韧劲,导演了另一场比拼耐力的神奇之战。

  【孔继宁 毛泽东外孙】

  1948年5月,肖劲光率领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十个纵队解放长春。而长春不仅驻守着国民党军队十万人马,而且城防工事经多年经营被称为“固若金汤,坚冠全国”。一时间,长春城内外两军各布兵十万,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然而,肖劲光面对这种局面,却拿出了“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战斗策略,与十万国民党军队进行了长达一百一十八天的战场对峙。

  【林东 军事专家】

  当时肖劲光将军采取的策略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那么这种策略他的考虑主要是,一个是他手上的十万大军,与城里的十万大军,是1:1,加上敌人有坚固的城防工事,从某种程度上说并不具备决战决胜的把握。同时他又考虑到他的主力部队支援打锦州了,如果锦州能拿下的话,长春守敌不过是瓮中捉鳖随时都可以拿下。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长春是重工业基地,如果能够保护长春这重工业基地,将来为我们国家,整个解放战争能做出重大贡献。

  在这场“攻心为上”的特殊战斗中,肖劲光把“攻心”策略向各个纵队广而告之,发动干部战士开动脑筋,想出各种各样的“攻心”战来瓦解敌军。

  【吴殿卿 《肖劲光大将传奇》作者】

  围困长春的时候,当时围困最紧张的时候正是中秋节。他(肖劲光)发动了一个政治攻势,长春里面的国民党部队有些是南方来的,唱湖南的花鼓,云南的民间小调,搞了些乐器。结果好多(国民党部队)战士听着就听哭了,然后就偷偷往这边跑。

  当时,长春由两支国民党部队驻守,曾泽生的六十军驻守东半部,李鸿的新七军驻守西半部。1948年10月17日,驻守长春东半部的曾泽生决定率部起义,而此时的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却毫无觉察。

  【江平 时任辽东军区《战士画报》编辑】

  起义的时候他们都不知道。我们跟他规定,夜里换防。解放军进去,他(曾泽生部队)出来。就是在马路上,浩浩荡荡地,大家都不要说话。当时我在长春部队一个连里,跟他们一个连的大部队进长春。进了长春天还不亮的时候,敌人还不知道,我们占领了半个长春他们都不知道。他们西半部的打电话打过来,正好我在那个连部一个楼房里头。电话响了,怎么搞的,你们防地一点响声也没有,问这个情况。当时我接的电话,我说现在是解放军已经占领了整个的曾泽生将军的阵地,已经是换防了,你们赶紧投降吧。“啪”把电话挂了。

  伴随曾泽生第六十军的起义,在随后几天里,守城之敌整连整营的向城外的解放军投诚。

  【肖永定 肖劲光大将长子】

  里应外合,瓦解(敌人),要没有政治工作是不可能的。外面是武装,武力围困,里面做政治工作,瓦解工作,他才能投降。

  敌我各十万重兵对峙五个多月,这次比拼韧劲的结果,肖劲光兵不血刃瓦解了十万敌军,这也是解放战争中第一次和平解放一个大城市。

  【吴殿卿 《肖劲光大将传奇》作者】

  除了坚定的政治信念之外,他应该说心胸开阔,从容淡定。好多老同志谈起来说,他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最困难的时候他也不感到苦,总是能够比较从容的对待。

  1949年8月,肖劲光率领第十二兵团的十万子弟兵高奏凯歌,胜利还乡。

  一个黄昏,出任湖南省军区司令员的肖劲光轻装简从,从长沙市区来到一水之隔的赵家港探望亲人。

  还是那几间老屋,肖劲光从满头银发的长嫂口中得知,在他投身革命的二十九年中,母亲早亡,五位兄妹也都相继离去,如今故乡红旗插遍,肖家却只剩下他孑然一身。

#p#副标题#e#

  听到此处,这位一向对人生荣辱、战场生死从容淡定的大将军,这一次却怆然挥泪,悲切之情溢于言表。

《父辈的战争岁月》分集介绍 第6集 忠贞不渝许光达

  1938年8月,延安大旅社门前,两名风尘仆仆的年轻女子来到这里,其中一位叫邹靖华的女子说是来这里寻找名叫许光达的丈夫。

  此时的许光达已是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但是负责接待的八路军干部心里却非常纳闷,之前他们并不知道许光达已经结婚,怎么就突然来了一位自称许光达妻子的女人呢?那么这位叫邹靖华的女人与许光达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其实,怀着忐忑不安心情的还有这位名叫邹靖华的女子,结婚十年了,与丈夫却只有不过短短十天的相聚时光,十年后,他的丈夫许光达是否已经另外组建家庭,这是邹靖华急需解开的谜底。

  【许延滨 许光达大将之子】

  最怕的是许(光达)如果已经重新又结婚了,到延安去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母亲是带着那样一种心态,她还不知道。

  当时的延安,在干部的婚姻方面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叫“二八五七团”,就是年龄二十八,五年干龄,七年军龄的团职干部均可以结婚,当时三十岁的抗大教育长许光达符合所有的结婚条件,可是每当有人劝许光达成家时,他却说:自己已经结婚,尽管分离十年,不知妻子是死是活,但他一定要等下去。

  在这十年,许光达和邹靖华都走过了一段艰难的人生历程。

  【孔继宁 毛泽东外孙】

  1908年11月19日,许光达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东乡一个叫萝卜冲的小村子。1921年秋天,不满十三岁的许光达考取了长沙师范学校,而此时毛泽东等一批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已经在长沙建立起革命组织。正是在这样一种氛围熏陶下,1925年的冬天,已经秘密加入党组织的许光达受党派遣,报考了黄埔军校。

  这是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保存的惟一一份黄埔军校毕业证原件,它颁发的时间是1927年7月20日,当时“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已经爆发,昔日黄埔的蒋校长向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

  那么,在这张毕业证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此时已从广州迁到武汉的黄埔校园里弥漫着异常紧张的气氛,所有学员在领取毕业证前都必须履行登记手续,那就是在国民党和共产党两者间只能选择一个。在这个历史关头,这是一种对人生信念和道路的选择。而十九岁的炮科学员许光达没有丝毫犹豫,明确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许延滨 许光达大将之子】

  人总是要有一点内涵的东西,或者是刻骨的东西,我觉得他(许光达)能够在十九岁的时候,就经历了,我想他在人生的道路上,他会不(后)悔。

  十天后,许光达奉党组织指示,率炮兵营一批党员赶赴南昌参加起义,但由于铁路中断,当他们徒步沿赣江赶到南昌时,起义部队已经撤离。这时的许光达仍然没有放弃,立即开始追赶起义部队,冒着生命危险穿过层层关卡,终于在十几天后追上了起义部队。

  【许延滨 许光达大将之子】

  “八一”南昌起义以后,这个在军史上和在历史上,你们都可以看到,有很多人回家了,而对于一个十九岁从黄埔出来了以后一个年轻的,一个青年人,他从南昌瞄准了的一个事业,或者瞄准了的一个目标,一直追也好是走也好到了三河坝。

  广东梅州三河坝是南昌起义部队的生死之地。面对三万重兵的围追堵截,担任第二十五师连长的许光达奉命扼守阻击要点,血战到最后一人。傍晚,身负重伤昏迷的许光达侥幸被当地老乡从死人堆中发现,秘密收留下来,但却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三个月后的一个早晨,许光达为寻找党组织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广东梅州。此后两个月里,他辗转千里,最终在安徽寿县重新与党组织接上了关系。也正是在千里找党的旅程中,许光达与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桃妹子邹靖华秘密举行了婚礼。

#p#副标题#e#

  【许雪青 许光达大将孙女】

  奶奶(邹靖华)是出生于书香门第,奶奶的父亲是私塾先生,然后也是当年爷爷(许光达)的启蒙老师,所以她跟爷爷的感情可以说是青梅竹马。

  1928年,是一个白色恐怖的年代,在这样的严酷岁月里,两人新婚刚刚十天,由于许光达身份暴露,他不得不在当天夜晚,告别新婚妻子离家出走。第二天,邹家随即遭到军警的搜捕,而邹靖华从此背上“共匪婆”的罪名,两人的十天相聚,就这样变成了十年生死两茫茫。

  许延滨 许光达大将之子

  我的母亲曾经想自杀的,母亲已经被人家斗的没地方呆了,在父亲家里吧,人家说这是“共匪婆”。

  此时此刻的许光达正肩负中央赋予的创建红六军的重任,从上海前往洪湖游击区。1930年,许光达所在的红六军与贺龙领导的红四军会师,开辟了洪湖革命根据地。也是从这个时候起,蒋介石以数十万大军连续对洪湖地区发起“围剿”,艰苦转战中,已担任红十七师师长的许光达数次指挥伤亡大、缴获少的阻击战。 1932年3月的瓦庙集七昼夜血战,是洪湖革命根据地历史上最惨烈的一次战斗,就在许光达带领突击队攻克战役要地时,却被一颗子弹击中胸膛,身负重伤。而就是为了取出这颗子弹,不仅让许光达备受折磨,还由此开始了另一段特殊的革命经历。

  【杨小明 红军医生杨鼎成之女】

  受伤护送下来,到洪湖瞿家湾红军医院,送到那儿去伤势很重,当时人也昏迷了。

  为了抢救许光达的生命,红军医院毅然决定为这位年仅二十四岁的著名战将进行开胸手术。而最终能否成功从胸膛内取出子弹,所有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了十六岁的红军军医杨鼎成的身上。

  【杨小明 红军医生杨鼎成之女】

  这么大的手术,这不同是挑个刺啊换个药什么那样的,这是做胸部大手术啊,胸腔手术,所以爸爸很为难,说没有麻药,条件也差,这怎么办。

  而此时苏醒过来的许光达看到这个场面,用坚定的目光一再示意杨鼎成开始手术。但这位年轻的红军医生没有想到,这次手术会有另外一种结果。

  【杨小明 红军医生杨鼎成之女】

  没有麻药,这个伤员肯定要非常痛苦,本来伤势就很严重,然后说还要忍着疼痛来顶着(做)这个大手术,那确实非常不容易的。

  【许延滨 许光达大将之子】

  那这个时候他们说,他(许光达)嘴里头咬的是毛巾,手抓着两个人,就是他的战士,因为怕他动啊,疼起来动啊,他们(就)摁着他的脚。

  在撕心裂肺的手术过程中,年仅二十四岁的红军师长许光达没有表现出任何畏惧。但由于手术器械实在太过简陋,伤口又过于靠近心脏,连续三次开胸,三次手术,杨鼎成依然没能为许光达取出胸口的子弹。

  【许延滨 许光达大将之子】

  (手术)做完了以后拿不出来,赶快又缝上,他(杨鼎成)不敢碰了,再往里就会碰到心脏了,因为它(子弹)离得太近了,拿不动。

  【孔继宁 毛泽东外孙】

  在简陋的手术条件下,三次开胸,却没能取出许光达胸膛里的子弹。两个月后,党中央决定送他去苏联治伤和学习。就是在苏联的这段日子里,许光达不仅取出了子弹,而且进入列宁学院,第一次接触到了坦克等新武器新战法,这也为全国解放后毛泽东的一个重要决策奠定了基础。

  1938年1月,从苏联列宁学院毕业的许光达回到延安,站到了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的讲台上。在紧张的培训八路军和新四军干部的同时,回到国内的许光达内心深处一直惦记着已经分离整整十年的妻子邹靖华。

  十年来,在许光达征战洪湖革命根据地和苏联留学期间,背着“共匪婆”罪名的邹靖华颠沛流离。但在艰辛生活的同时,“一定找到那个结婚只有十天丈夫”的信念却从来没有改变。

#p#副标题#e#

  【许宗贵 许光达大将侄子】

  必须要见到,然后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她还是相信许光达还活着,她必须要等他。

  同样在这十年中,许光达在坚守革命信念的同时,也坚守着另一个信念:那就是不能辜负妻子的一片深情。而邹靖华打听到丈夫还活着的消息,立即从长沙千里迢迢辗转来到了陕北延安。

  1938年8月,宝塔山下,当照片中这位风尘仆仆的瘦弱女子来到许光达面前时,他简直难以相信,眼前站着的,就是与他分别了十年的妻子邹靖华。

  【许延滨 许光达大将之子】

  我母亲这个时候开玩笑说我父亲,他真坏,我说怎么了,他故意让我到他那儿去以后,把门打开,故意扯着嗓子喊,然后警卫员来来出出,结果那个门口好多那些(人)都跑来看看,教育长这(的老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结婚十年却仅仅相聚十天的夫妻,在艰险万分的革命征途中离散,这次又在革命圣地延安重逢了。

  两个多月后,许光达特意为这次重逢写下了一段话。

  我俩的结婚整整已经有了十年,然而相聚的时间仅仅只有两个月零二十一天。不知流过了多少的伤心泪,也曾受尽了艰苦与辛酸,丝毫也不能摧毁我们铁的心愿……

  在艰苦岁月里成长的爱情,都有着忠贞不渝、真挚动人的故事,在许光达和邹靖华以后的人生路上,延水河畔始终是他们想起来就感动不已的一段回忆。

  【许雪青 许光达大将孙女】

  他们从湖南的一个乡村一起走出来,参加革命。然后风风雨雨到老,然后中间有在一起甜蜜的日子,也有那个十年的生死两茫茫的这种分散,然后直到分离两世的永诀,然后直到奶奶一直守着她的这份感情,然后到她自己最后走,所以他们的这一生的这种(感情)挺让我,一是感动,二是挺羡慕。

  1947年夏天一个平常的夜晚,已是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的许光达突然接到了一封由彭德怀亲手签署的紧急电报。

  当时,留在陕北的毛泽东以转圈子的“蘑菇战术”成功拖住了胡宗南的三十万大军,为全国解放战场减轻了压力,但在8月16日中共中央机关被国民党整编二十九军包围在陕北葭县以西几十公里的狭小地域,陷入生死存亡的险境。

  此时许光达临危受命,为确保正在进行的沙家店战役的胜利,同时掩护中央机关安全转移,许光达奉命率三纵队火速赶赴乌龙铺阻击强敌。

  【张大军 时任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团宣传干事】

  瓢泼大雨,把这个部队整个都打湿了,就在这个条件下行军,因为这个军事行动很机密、很迅速,你看当天下午它(部队)就撤下来,撤下来以后,当天晚上继续到乌龙铺战斗。

  然而,出乎许光达意外的是,乌龙铺地形狭长,背后就是一条河流,没有防御纵深,如果国民党军队东西两侧同时进攻,我军将处于无法周旋、背水一战的险境,军事上这叫做“侧水侧敌”,是用兵大忌。

  【于庭兰 时任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营教导员】

  我印象最深的是许(光达)司令亲自到我们那个团里面去下这个命令,说后面这个山头毛主席就在这个山头上,你们在这儿,打光了你们都得要守住这个地方。

  这是许光达面对三个旅的国民党军队凶猛进攻向三纵队下达的死命令。激战持续了整整两昼夜,三纵队各旅、各团的指挥员全都上到前沿阵地,直至中央机关转危为安和沙家店战役取得歼敌六千余人的胜利。

  【许延滨 许光达大将之子】

  当时他们在场的人,有的人就说了,周恩来一说,啊,许光达来了,没问题啦,放心吧,这就是他们当时周围的人这么说,毛主席他们都在。

  仅此一战,陕北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毛泽东战后总结说:“侧水侧敌本是兵家所忌,而我军却取得了前无古人的胜利”。

#p#副标题#e#

  【孔继宁 毛泽东外孙】

  1948年3月23日,随着全国解放战争的迅猛发展,毛泽东和中央机关东渡黄河,来到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部西柏坡。此时,已经担任西北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的许光达继续在西北战场纵横驰骋,相继参加了陕中战役、兰州战役,直到红旗插遍整个大西北。

  1950年5月,曾经在苏联学习过坦克专业的许光达,由毛泽东亲自点将,奉命组建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军种——装甲兵,同年6月,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摩托装甲兵司令员。

  1955年“八一”建军节的晚上,许光达参加完中央军委的节日晚宴回到家中,却显得心情沉闷,此后一连三天,均是如此。

  他的一反常态,在家人的心里结下一个大大的疑团。

  【许延滨 许光达大将之子】

  平常回来以后,他从来没有过那样,他回来以后今天一般的(是说),啊,今天晚上弄两个什么好菜,炒两个什么什么回锅肉啊,什么弄一点汤啊,反正就是这样的,很高兴。那次回来以后什么(都)不吭,什么不吭我也不知道干什么,觉得爸爸反正不知道有什么事了。

  此时正值人民解放军即将实行军衔制前夕,全军千余名战功赫赫的开国元勋,将被授予元帅和将军军衔。毛泽东根据许光达在战争年代的贡献和建设现代化人民军队的需要,亲自提议:“许光达应评大将。”

  这本是戎马一生的将军巨大的历史荣誉,为什么许光达却心事重重呢?

  几天后,许光达给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写了一份特殊的申请。

  这是一份向中央军委请求“降衔”的报告,许光达这样写道:“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里,在中国革命的事业中,我究竟为党和人民做了些什么呢?实事求是地说,是微不足道的,不用说同大将们比,心中有愧,就是与一些年资较深的上将比,也自愧不如……现在诚恳、郑重地向主席、各位副主席申请:授我上将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为大将”。

  但是,中央军委没有接受他的请求。随着授衔的日子一天天临近,许光达越发的烦闷起来。

  【邹靖华 许光达大将夫人】

  有一天晚上,一回来他就告诉我,说明天在怀仁堂要授衔。我说授什么?他说要授我大将。我觉得他情绪很不对,他说,哎呀,我够不够啊?现在上头这么多人,(过去)好多同志连性命都送掉了,我现在还健在,还要什么呢?没什么可要的啦,这样子讲了以后,那一天他在房子里转来转去,转来转去。

  按照授衔有关规定,大将的行政级别一律定为四级。而许光达经过反复思考,再次向毛泽东和中央军委递交了一份 “降级报告”,请求将自己的行政级别由四级降为五级。由于许光达的执意请求,中央军委最后批准了这份“降级报告”,而许光达主动让衔之举,令毛泽东万分感慨,他说:这是一面明镜——共产党员自身的明镜。

55Link友情链接交易平台

相关推荐